《 花翎 》
路上,一群人抬著神轎,從路頭堵到路尾,領頭的神尊小巧玲瓏,一點都沒有因為造成後方車馬壅塞混亂而感到難為情,阿豬的腦袋思來想去,不得其解。
「為什麼神明的頭上要插〝雞毛〞?」阿豬問老猴。
「那是〝孔雀毛〞和〝長尾帝雉毛〞!」老猴一臉見多識廣,不容許有一些含糊。
「根據歷史記錄,很早以前就有鳥羽飾冠啦!秦朝武士戴〝鶡冠〞,象徵勇義兼備;三國時代的達官顯貴戴〝貂蟬冠〞;清朝高官則有皇帝賞賜的〝孔雀花翎〞;還有更早以前,我那跟去西方取經的大師兄,他頭上戴的〝鳳翅紫金冠〞…。」老猴講到欲罷不能。
「我無意冒犯!所以,為什麼要在頭上插〝珍禽異獸〞的毛?」阿豬問。
「看起來珍貴、美麗、威風凜凜!」老猴瞇著笑眼陶醉不已。
『拔鳥禽的尾毛插神明頭上,這樣有比較莊重嗎?』阿豬想起蟑螂氣宇軒昂,挑事的模樣。原來,人類的審美和猴子差不多!
「這種羽毛頭飾是尊貴的象徵,只有對人類做出具大貢獻的精神領袖,才有資格配戴。」老猴擺出蓮花指,往阿豬的腦門彈了一下。
「就像是〝童子軍胸章〞、〝星星肩章〞、〝袖章〞、〝王冠〞…對不對!」阿豬舉一反三,大耳朵搧不停,繼續問:「為什麼到處都有人戴,他們都做出了什麼巨大貢獻?」
老猴陷入沉思,過了許久緩緩出聲:「這麼仔細想起來…好像也沒有…。」
阿豬又說:「如果沒有貢獻,戴那一頭華麗的翎毛,幹啥呢?」
「大概…是〝自娛〞、〝娛人〞,或…〝招親〞…」老猴說得有點心虛。
「或〝招什麼〞?!」阿豬拉長耳朵,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話。
「我也說不清楚。」老猴沉著臉,輕嘆一聲,心想:『神明若是慈悲,就不會要活體珍禽的尾羽,害公鳥找不到伴侶;拿死去珍禽的羽拿來做裝飾,又不太吉利…。』
「神明的〝法器〞和〝代步工具〞都沒有進步耶!抬轎的人怎麼確定神明在轎子裡?這種遊街方式,會令我感到難為情。」阿豬忍不住替神明發聲。
「你不是神、也不是抬轎的人,所以你的感覺不重要!想知道那個指著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孩的下場嗎?」老猴狡黠一笑,令阿豬背脊發涼。
「看見扮仙扮神扮什麼大法師的就當作是娛樂性質,不必太認真,給點賞錢、賞花即可,別把身家都賠進去。」老猴翻臉一變,淡然的說道。
「我知道看戲要付錢。但是,這…街頭藝人也太多了吧!和尚尼姑要化緣、道士要祭改、法師要消災解厄、土地公要結緣金、牧師修女要傳教、便衣警察要百姓協助破案、醫生要賣內臟、大人物要冊封天兵神將…,千變萬化的,又不是誰都有雙金睛火眼,能識破幻術!」阿豬搖晃著豬腦袋,青面獠牙對著外頭一幫妖眾齁齁叫。
「阿豬!阿豬!你清醒一點,收起你的獠牙,別讓做妖的喊捉妖!」
「耽誤了正事!」老猴指了指西方。
「都堵車誤點了,我們還幹啥正事?」阿豬賞了老猴一白眼。
「我可不是吃素的!路霸齁!休想〝挾神像以令豬猴〞!」阿豬鼻子輕輕一吹,將繞境的人龍吹的七零八落,寒氣逼人不得不讓出一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