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黃帝內經》上醫醫未病之病、中醫醫欲病之病、下醫醫已病之病。 當我們減少患病,醫護和藥物就沒有〝不夠〞的問題。

老師說:以身心健康為本,才有足夠的力氣開枝散葉,學習課業、發展事業、經濟蓬勃、互助互生,即便碰上災難也能東山再起…。

黃帝內經 醫.jpg

醫囑「病從口入」,生活中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菌、病毒和寄生蟲。被糞肥澆灌的生菜、生水、醃泡菜、生魚片、魚卵、醃鹹肉、田雞 、蛇膽、鵝肝…其他還有切過生肉的砧、蠅、蟑螂、老鼠、米蟲…身上都帶有會造成人體健康危害的寄生蟲,所以食物請加熱『熟透、熟透、十分熟透』再食用,用餐前雙手和食物器皿也需要清潔乾淨。養孩子、養豬、養狗、養貓…都要小心照顧,才不會動不動就生病。

六鉤蚴傳染鏈.jpg

蚴.jpg       絛.jpg

釋義:龍、蛇盤結蜷曲的樣子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定本》

蚴=寄生蟲的幼年期

蚴長大以後稱為「絛」,模樣像腰帶。

 

 

鉤球蚴寄生蟲.jpg

 

「鉤球蚴」的第一宿主是:水中的橈腳類生物,如劍水蚤…。在水蚤體內發育為「原尾蚴」。當被如蝦、魚、螺、蝌、蛙、鴨、鵝…等第二宿主食下肚,「原尾蚴」

會在牠們的體內發育成「裂頭蚴」,此時再被如鳥、豬、狗、貓、蛇、雞、人…等最終宿主食下肚,則會在牠們體內的腸道發育成肉眼可見的「絛蟲」或再藉排泄放

出更多的糞卵,在族群之間相互感染,造成大規模的感染病亡。

六鉤蚴寄生蟲.jpg

「六鉤蚴」存在戶外的水域、牧草、土壤中,被中間宿主如蚤、蠅、螺、甲蟲、鼠…等食下肚後,發育為「似囊尾蚴」,或是被羊、牛、豬食下肚,發育為「囊尾蚴」,此時「囊尾蚴」會在寄主體內的肌肉、內臟、腦等引發囊蟲病,或藉著宿主的排泄物在族群間傳播,待人類食下感染的生肉,成為下一位宿主,在宿主眼、腦、肌肉裡發育引起嚴重的不適,在腸道寄生則發育為絛蟲,多年便可達數尺長。

沙土寄生蟲.jpg

早期在鄉下地方田地休耕時,老一輩的人會焚燒田梗,植物灰可以讓土地的寄生蟲減少,翻土後有利下次種植,或者讓鄉親趁休耕時到田裡〝焢窯〞,讓野放的小孩有吃有玩又有勞動,那時夜晚常屁股癢,有經驗的都知道該吃什麼藥。但每當豪大雨造成的淹水和土石流,常讓人在清理打掃時忘了保護自己,汙染的水和糞土,四處流散,此時莫名其妙就染病、抵抗力變差、反覆感冒。

 

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、A+醫學百科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定本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在笑生 的頭像
    在笑生

    三三隨記

    在笑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